微博秀UID
杨肸子

龙之谷机械大师刷图加点一个古寺的历史见证-户外驴踪

一个古寺的历史见证-户外驴踪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作者简介

胡定国、男、61岁,退休警察。爱好书法,散文创作和户外运动。
一个古寺的历史见证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铁山寺,又名铁山古刹,俗称老君庙。都更象是一个山民的农家小院落,而且,这个小院有一些寂寥,有一些潦草,给人一片苍白景象。一根根的枯草,是那样的生硬,脚踩过,地面发出清脆的响声,有荒芜了许久的清冷。寺院的木门虚掩着,两页门之间,留下一道宽宽的缝隙,透过门缝朝里张望,院内有些颓废荒芜。唯有门前横斜的三级阶径和门楣上的“铁山古刹”几个字有点佛门的意味,让人陡生一些参禅拜佛的萧穆。

禅院坐落在山腰,鸟瞰着三面起伏的山峦。寺院侧面有一条上山小路,掩藏在草树丛里,一弯一拐地可以上到山顶。在山顶,能看到山坡下大冶铁矿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的“天坑”及天坑周遭近年来新植的大片槐树林。那片林子,叶子几乎落光了,只剩下僵硬的枯枝,硬硬地戳向天空。猎猎的寒风吹过,树枝就会发出冷嗖嗖的声响。今天,我为了抒怀古寺的历史见证,乘冬至后的一个周末素数定理,再次踏进古寺寻访。在这个严冬的响午,尖林山上的冬青,翠柏,虽有些绿意,但更多的是萧瑟和落叶侯瑞轩。遥想当年,大冶补用知县李增荣,重修古刹时的风光,是何等的繁盛,而今安在哉?惟留老旧迹踪与一片荒凉之地,让人不觉盛衰今昔之感。
其实,说起铁山古刹,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在十多年前,我曾参与市民宗局编纂过《黄石宗教信息专辑》。对黄石甲、乙类宗教场所都进行过走访调查,对宗教场所的“概述、历史沿革、文化遗迹、弘法传教、现任主持”等都有过涉及。那时,我就对铁山古刹留下了印象。但由于工作的原因,随后的日子,我并未关注过古寺的历史意义斯隆纯水机。
现如今,有必要将该古寺概述一下。古寺位于铁山区尖林山的西北坡山腰,坐东朝西,群山环抱。相传铁山寺始建于宋代,明洪武末,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曾两次重修。该寺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一院两进一堂,依山势形成三级台阶,前进左右两壁分别嵌有清光绪二十一年,大冶补用知县兼大冶铁矿总办李增荣书写的《重修铁山寺记》和《火车行》两碑刻。后进佛堂,寺前有棵古银杏树,树龄为1500年,当地尊称为“仙姑树”。寺后层林葱郁,寺下有龙洞,亦名老龙洞,原为铁山寺庙产。清光绪年间,大冶矿务总局总办李增荣,勘得洞内有矿藏,以重修铁山寺为条件,将龙洞购入。清同治七年(1868年),大冶知县马修藩曾入洞探奇,并写有《铁山洞记》,现洞口已淹没。

短短的概述里给了很多历史信息和大冶铁矿开办前的探矿信息。尤其是《重修铁山寺记》、《火车行》、《铁山洞记》等碑记这样的重要信息,更是让铁山古刹的历史更加珍贵。

现任住持释园林,俗名韩银山,70岁、阳新白沙人,是个农民,2009年任铁山寺住持。因文化的原因,虽然对古庙的历史遗迹、碑记不是很懂,但也能对寺庙的重修有很好的打算,无赖筹不到足够的资金,心常喟叹,这庙该修了。

也许是铁矿的缘故,这里的地名被当地人叫铁山。是啊魏哲鸣,在清光绪年间,因勘得龙洞有矿藏,这里就开始发生变化。据大冶县志记载,清光绪十六年十月,湖广总督张之洞为了筹建卢汉铁路,着手开采大冶铁矿。其中,特别提出悲伤的双曲线,“铁山至黄石港江岸应修运矿宽平大路一条”。于是,后来就有了一条为大冶铁矿运矿石的专用铁路,当时称为“铁山运道”。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月,铁山运道由铁山古刹脚下至石灰窑江边码头开始测绘建设,至光绪十八年八月,铁路的主体工程相继竣工。建成的铁山运道全长60华里,设铁山、盛洪卿、下陆、石堡(石灰窑)四个车站。
铁山运道开建后营造法原,曾烘动一时,无论是国内、国外都进行了大量报道。当时的外国人在华主办的外文周刊《北华捷报》就曾报道,路已开始铺轨,估计在十二个月内至黄石港的约六十里铁路即可竣工使用。而湖北省所雇佣的外国矿师则认为大冶铁矿的铁矿石很纯、很富集。当时,国际传媒将铁山运道作为报道的热点,在关注大冶铁矿的同时,还因为铁路出现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是一个新生事物。在铁山运道施工前,中国已经完工的铁路只有一条。从胥各庄至开平煤矿,经唐山大沽口至天津的铁路。
也就是说,铁山古刹既见证了中国境内的第二条铁路的建成通车,也见证了大冶铁矿开办的全过程。古寺庙的历史和命运也与铁矿和运道紧密相联,正因为大冶铁矿的开办,才使得古寺第二次重修。
有意义的是,当时的大冶补用知县李增荣为什么那样重视铁山寺的重修?并以兼任大冶矿务总局总办的身份,以重修铁山寺为条件,这真让人不得而知。而具体说到铁山寺,应该是他考证了铁山寺的历史后将开矿与重修寺庙绑在一起。但当我仔细阅读了《重修铁山寺记》与《火车行》其后落名为“嶺南李增荣廉仙民甫草”等字,就能得知,他应是由广东来大冶为官的。在他兼任大冶矿务总局总办和大冶铁矿总办时,那时正是洋务运动兴盛之时。而大冶正处在“整纲饬纪碌卡歌词,百废具兴,立自強之基,以当务之急,远虑深思,惟采夷炼钢为今日要图”。他在记述里提到“大冶自宋初以改县,旧置青山场,以兴炉冶,孕育英竒,长养金石望气偏殊……排浮议,取铁山矿寄外洋化验,皆谓矿质之佳甲于殴美”于是“开运矿铁路五十余里,铲山填湖,买地绥民”。在重修铁山寺记里,他还记述了“距铁山数里有龙洞,其所产可以练钢,而洞之上有寺,不知创自何代,考志载洪武末重修或曰帝藏正当佛座之下,云山洞属寺业,为守僧私行盗典即”等等云。可以说,他在重修铁山寺记里,已将大冶铁矿的开办和铁山运道都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与交待,使我们能够较为客观的了解当时开办大冶铁矿和铁山运道是有很大争议和阻力的。但最终发展是硬道理,战胜了阻力。或许李知县认为,佛教是大家的,是所有众生的,是社会的,它不仅仅是出家人的。因此,对重修铁山古刹,他是将大门敞开,将佛法交给众生。也或许,他本身就是一个坚定的佛法信仰者,为了弘扬佛法的文化,借此方便时机,为法忘躯,不辜负这片青山绿水,不辜负古刹的灵光,不辜负矿山开采者的重托,铭刻于心,莫敢忘失。他一定是认识到了,在那个百废具兴的时代,随着大冶铁矿的开采异想记歌词,铁山运道的开通,铁山的人口一定会越聚越多,烧香敬佛的人也会增多。作为一名知县和大冶铁矿总办,尤其应注重社会的稳定,矿山的稳定。而佛教正可起到调整身心,平衡心态,提高生活价值,都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既能起到净化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又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真是功德无量啊!而寺院作为传承佛教文化的载体,其重修是为了传承、展示、推广与弘扬,何乐而不为呢贝吉塔王!
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当时他所作的《重修铁山寺记》和《火车行》记,请人用石碑雕刻嵌入重修后的古寺左右两壁之上的用心所在。
又恰恰是《重修铁山寺记》让我们知道了古刹的前世今生。而《火车行》记则更是历史意义重大。它不仅告诉我们,大冶铁矿开采,从手工方式到机械化的转变,其矿石产品运输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相适应的变革。这个从异域传来的新事物,车轮飞奔,力大无比。他记述到,“熙朝一统耀武功,梯航入贡车书同轮,招商重洋,渡火车设轨夷路通转旋自运轮,辘辘砰磕,相撞声隆隆……驱驾无烦施鞭策,一车牵缀衔尾来,火用水帝互喷射,似奔车沙走尘飞行绝迹,顷刻千里……石推挽不用牛马劳利,运洵资平”这已清楚告诉我们,火车不仅运力大,速度快,而且运费成本低,值得宣扬记述。另据清末《郑观应集》记载,1896年郑观应担任汉阳铁厂总办后,亲手为铁山运道制订了客货运卖票章程。即民间搭客由石堡(石灰窑)至李家坊、下陆、盛洪卿、铁山,每一站收钱二十文,全程八十文以及随身携带货物至150斤,加收货票一张。煤铁、砖瓦、木料、毛竹等整车装运各站也都有具体的收费规定等。可以说,铁山运道的竣工通车,不仅使黄石地区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向国内外展现,加强了铁路沿线各地之间的紧密联系,更是为黄石市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我很喜欢读这一类的碑记。不但因为它有趣,也因为它有益。从这一类碑记中往往能得到从大部正经书中得不到的知识,还能领略到不同时代不同发展不同人物的气息与风韵。从碑记的内容中,我为早期的黄石、大冶工业发展感到骄傲。《火车行》碑记可以说,在当时包括北京、武汉、广州等大都会,人们出行,运输方式还是步行、坐轿、骑驴马、靠大车、独轮车和肩挑背扛的时代,黄石人已经率先享受了工业文明的成果,这从生活方式的一个侧面显示,黄石地区开始进入了新兴的工业社会。这真象是在晚清中国这个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投下一颗闪光弹,顿时使四周一亮。
如果不是李增荣知县这些珍贵的记述,那么多珍贵的故事就都湮灭,我们也将不能知道大冶铁矿开办,铁山运道开通与铁山寺重修的那些生动的细节了,这将多么可惜。这些记述,都是珍贵的历史史料,同时又是好文章。短短的篇幅,可是包含了多少的内容,浸润着多么浓挚的家国与创业为民情怀啊!只能说,补用知县李增荣是一个真正懂得“写记”的旧式官僚和企业的老总。如果没有对事物的透辟的了解,没有敏锐的审美眼光,没有写记的僻好、趣味,是难以做到的。
可惜的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落后、闭塞,对于一个补用知县的记述并不多,因此,对于李增荣的往事,还只能以他写就《重修铁山寺记》和《火车行》中获得少量的信息。尽管如此,李增荣为大冶铁矿的勘探所付出的努力,所作出的贡献,为重修铁山寺所付出的心血,仍可通过史书和碑记里吉光片羽的记载管窥一二。现在沉疴难起,虽然知道他的人不多,但他的意义对于大冶、黄石工业发展史来说却是不容忽视。尤其是他的《火车行》碑记,应该被作为黄石工业发展史的瑰宝,作为黄石早期工业发展史的重要见证被予以珍视。
历史往往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发生转变的。正当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借办铁厂、采矿、掘煤,努力向工业化迈进之时,一九三七年七月侯门骄女,卢沟桥事变发生,龙之谷机械大师刷图加点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由于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对外侵略和掠夺。侵华日军在经济上采取野蛮的经济掠夺,把沦陷区经济变为自己的附庸经济。据载,当时日本正好建成了一家大型冶金企业,一八幡制铁所。而它的大部分资金就来自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赔款,而铁矿石就来自中国大冶铁矿。尤其是1942—1944年这段时期,日本从中国掠走了大量的煤、盐与铁矿石。特别是在大冶铁矿,由于有铁山运道方便快捷的运输,据一些老人讲,那时,黄石港江边码头,日本人的运矿石船舶,日夜不停,加班加点在那里装船,劳动力则是黄石当地劳工。据说,由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那些从大冶铁矿运去的矿石堆成了山,最后实在没有地方存放了,又将矿石倾向大海。几年时间仅从大冶铁矿掠夺高品位的铁矿石,就有几千万吨。这种长时间、野蛮、大量的掠夺,就发生在铁山古寺的门前,古寺可为我们作证。佛虽不言,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的罪恶必有报应。我们不信鬼神,但必须信因果。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打败了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我们还可套用一句圣经中所言:“上帝欲毁灭之,必先使其疯狂”。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啊!日本军国主义何尝不是这样。
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野蛮的经济掠夺,使中国近代工业陷入了停滞。对于这些过往的历史伤痛,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能忘记吗?显然不能,也不会,只会让我们保持警醒。
历史走到了今天,当张之洞和晚清政府开办的大冶铁矿和修建的铁山运道,为黄石的近代工业奠定了基础。当矿山敞开胸怀,黄石把炽热的能量贡献给国家,留下伤痕累累的山川,满目疮痍的井口苏仨门,使黄石成为国内第一批资源枯竭形成市神秘男孩sp。可贵的是,黄石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走工业转型,结构调整之路,创造性地开启了一片新天地。在留下的那些井口遗址旁,创造性地建成了全国独一无二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其“天坑”的规模更是全世界有名,每年吸引不少国内外的游客参观游览,成为黄石境内一条有名的旅游景点。其矿冶文化和历史早就深入人心,成为黄石人不可磨灭的痕迹。

只是可惜,如今的铁山寺却显得老旧、破败与荒凉。虽然它与国家矿山公园近在咫尺,但几乎无人问津。只是每年春秋季时,偶尔有一些临时起意的游人来观赏山景和古庙前的千年银杏。

往期回顾
(点击文字可跳转文章)
玉帘观瀑,龟峰悟道
“花和尚”的那些事
露营与登顶
暮色中的美丽
生命被佛填满了
牯牛降户外野营
码字很辛苦,转载请注明来自杨肸子《龙之谷机械大师刷图加点一个古寺的历史见证-户外驴踪》